Vol.016 些许片段 | 逛逛展 - 焕若列星

ShakeIt 是一档聊天类播客,中文名是「一起摇摆」。可以在本播客内听到两种时长的节目,一种围绕书籍/影视作品讨论的60分钟左右的长内容;一种为时长20分钟以内的短内容。在勉强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双周更新后,因存稿库见底,现在改为随机更新。「些许片段」是短内容的栏目。「逛逛展」是这个栏目的其中一个主题。

从前我逛展也多,可以是约朋友专门拍照的灯光装置展,也可以是名声大躁的艺术巡展,还有看不明白的初出茅庐的现代艺术家作品展。展览就像一座桥梁,连接了表达者和倾听者,唔,更多时候是一种单向连接。日常沟通有言语作为媒介,尚且会出现鸡同鸭讲。这样通过「物」来实现的情感传达,(我认为)更多的是倾听者的自我投射。

因为多数展览总与视觉有关,所以这个主题下的文字和图片内容也会比较丰富。

【本期声音】
实在想不出定语的六六

【本期内容】 「徇以离宫别寝,承以崇台闲馆,焕若列宿,紫宫是环」— 班固《西都赋》

深圳竟然有了秋天,踩着10月的尾巴,我去看了河北汉代王室的文物展(这句话好小学生作文呀哈哈)。

展名「换若列星」出自班固《西都赋》中「焕若列宿,紫宫是环」一句,《西都赋》通篇都是华丽丽的辞藻,每个字都在形容长安繁华宫廷生活奢靡,不过后世的解读是「班固这么写是明褒暗讽,讽刺当时贵族的奢侈生活」。从展名可见主办方对本次展品之丰富珍贵的信心。

大部分展品主要来自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与其妻子窦绾的墓穴(满城汉墓)。这座汉墓的建造位置被称为「崖边墓」,这种类型的墓穴有三个特点:找不见、水不淹、打不开。在上个世纪60年代,解放军修隧道时,意外炸开了耳室,才发现了刘胜墓。 满城汉墓.jpeg

正因为古人有「事死如事生」的原则,作为现代人才得以窥见当时贵族日常生活的一隅。

先说说「行」。在古代封建帝王时期,对每个阶级是适用的形制规范是非常严苛的,从贵族出行的车辆来看,每个部件用的颜色、材质都有说法:
车.jpeg

上面是一张示意图,在展品有一组鎏金盖弓帽,是的盖弓帽都鎏金。鎏金是将黄金溶于汞后生成金汞合金,然后涂到器物的表面,最终形成金黄色的镀层。 车2.JPG

再说说「衣」。唐代张萱的《捣练图》中身着橙色短襦的熨练女子,手持一柄器具。这器具就是古代的熨斗。
捣练图-熨衣服.jpeg

早在汉代就有这样的熨衣方式了,在这次的展览中也有这么一个展品: 熨斗.jpeg

既然讲到了「衣」,那一定要提到刘胜和窦绾所穿的「金缕玉衣」,这次原件也被借展到深圳(但我没拍实物)。古人对玉是有特殊的情结,其实应该说中国人都有类似的情结。认为玉是天生天长,纯粹无暇,可使肉体不灭,灵魂被其净化,通过它与神灵发生连接。不仅是穿在身上的金缕玉衣,棺椁四周也有非常多的玉盘,都有寄予类似的期望。 刘胜-金缕玉衣.jpeg

接着来说一说「住」(或者说「灯」)。「长信宫灯」出土自窦绾墓内,灯上多出刻有「阳信家」或者「长信」的字样,但鉴于「阳信家」的刻痕更加久远,推测这盏灯最开始是属于阳信夷侯的刘揭,后来才到了长信宫中。这盏灯设计巧妙,可以通过调节灯罩处片状铜板调节亮度;汉代多烧动物油脂,点燃后会有很大的烟尘,这盏灯灯罩处是持灯宫女的袖子,烟尘会顺着宫女的袖子排出,避免房间内都是烟雾;甚至宫女的头部、手部都能拆卸,方面清洗。设计这盏灯的工匠可以说是考虑到了方方面面。 长信宫灯.JPG

除了这种造型特殊的艺术灯之外,更多见的还是「豆形灯」,它的形状像文字「豆」,故称之为豆形灯: 豆形灯.jpeg

熏香文化也颇为盛行。与现代人更多出于调节室内空气的需要不同,汉代的熏香多是出于修炼、与上天沟通这类诉求。所以出现了一种专用的香炉 — 「博山炉」,这一词出自海山仙山「博山」。整体成豆形,但顶部镂空成山形为盖,且盖上通常雕有鸟兽和云纹,燃香后烟雾袅袅升起,恍若仙山。 博山炉.jpeg

最后说到「食」,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这个「高压锅」了。将锅盖逆时针旋转后,锅顶的(可能是)马将会牢牢地彼此卡死,使得国内近似密封,达到高压的效果。还值得一提的是这口锅的锅脚是四只熊。可以说是汉代的精美高科技厨房用品了:
高压锅-小熊.jpeg
高压锅-锅顶.jpeg

最后一个可以归在「书房」中的知识点:为什么汉代的印章这么小呢?在南越王博物馆参观时,我也有类似的疑问,在这次南山博里得到了答案。西汉时期使用竹简记录文字,因为竹简宽度有限,所以印章不得不做地这么小:
印章.jpeg